李世鴻老師

李老師首頁    雜文一    雜文二 

 

【李世鴻老師撰寫,原文刊登於大葉通訊九十年度校慶特刊】

 

 

大葉加油!

 

走過十個年頭,大葉已經由草創時期的四個班級一百四十四個學生,成長至今日超過四個學院一萬個學生。硬體方面也由初期的單一幢大樓,不斷建設至今四個學院皆有各自的大樓,圖書館、體育館、宿舍聳立於校園之中。最近 ,學校開始學系的整合與課程的變更以提昇教學的品質。這段期間,個人有幸親眼目睹一所大學誕生、茁壯的建設過程。 回首來時路,我們可以很欣慰的說:「大葉站穩了腳步。」

 

定位、理想與願景

然而,明年元旦我國便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教育服務業也將大幅開放,因此面對競爭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大葉大學在全國一百四十所大學中的「定位」為何?省思如何提出能夠凝聚校園師生來共同努力完成的未來「願景」,並且提出達成此願景的總體規劃,將學校資源導引至最有發展性、最有競爭力的方向?

任何一所偉大的大學都是源自於創校的崇高理想。在美國的著名大學之中,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是最年輕的一所,甚至比絕大多數的州立大學都來得年輕。自從一八九一年設立以來,一百一十年以來史丹福大學就已經成為享譽國際的頂尖大學。

然而,史丹福大學的緣起卻是一段令人感傷的故事。

參議員史丹福 (Leland Stanford) 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建造了橫貫美洲大陸的鐵路,也曾經擔任過加州州長。1884年夏天,史丹福夫婦帶著鍾愛的獨生子小史丹福來到義大利佛羅倫斯度假。聰明伶俐 的小史丹福感染了赤道熱。就在看起來即將康復之時,十五歲的小史丹福卻不知所以然的在旅館中過世了。那一個清晨,一直不眠不休在病床邊照顧的史丹福先生在疲憊與傷心交織的狀況下,終於昏睡過去了。當史丹福先生醒轉過來時,他對太太說:「我們把加州的孩童當作是我們自己的兒女吧!」(The children of California shall be our children.)

於是,一所將父母對於子女的無盡思念轉化成為對於整個社會無私大愛的傑出大學於焉誕生了。

史丹福夫婦決定付諸行動,他們決定在當時還是文化沙漠的加州建立一所男女合校的綜合大學,使加州的子弟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回到美國之後,史丹福夫婦拜訪哈佛耶魯MIT康乃爾等名校的校長,徵詢他們對於建校的建議。

史丹福夫婦決定要設立的乃是一所著重實用知識,以「產生在自己所選擇的專業上有完善準備得以獲致成就的有教養且有用公民」 (producing cultured and useful citizens who were especially prepared for personal success in their chosen professions.) 的大學。他們除了捐獻土地與資金,規劃校園內的所有建築之外,史丹福先生還親自到東岸敦聘學有專攻的校長與教師。在設校第一年的十五位教師之中,有七位就是從康乃爾大學禮聘而來的。

然而,學校成立不到兩年,史丹福便因病過世了,學校的財務立刻陷入危機之中。為了實現先生的遺志,史丹福夫人賣掉先生所留下的鐵道公司,捐給史丹福大學度過危機。史丹福夫人生前將八千英畝的土地全部捐出,成為史丹福大學的校園,並無私地婉拒擔任學校的董事長。

 

著重平衡的教學

因此我願意以最近所發生的兩件事作為引子來說明個人對於學校未來教學與研究方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首先,最近本校有三位學生因為製造及使用毒品與偽鈔而被警方逮捕,將受到法律的審判。這個消息讓人心痛,更令人扼腕。在物慾的誘惑下,三個年輕的生命將智慧用在錯誤的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何等難以承受?

其實,這些現象存在於社會中已有相當的時日,而大學校園也無法免於這股洪流的衝擊。台灣在之前的二十年期間歷經了政治的自由化、經濟的起飛、媒體的開放、社會的多元化等重要的改變。泡沫經濟更衍生出貧富差距擴大及價值觀念的錯亂,而顯現在社會上的現象便是「車」、「FM2」、「搖頭丸」等。傳統價值體系受到奚落,而新的價值體系也無由建立。面對這個社會,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新聞中到處都是搶劫、綁架,電視上到處暴力、色情節目,青少年開始迷惘了。青少年無法瞭解外在表相是短暫善變的,唯有內涵實質才是恆久不變的;他們無法瞭解的確有一套能夠使個人獲致幸福、使社會維持穩定、使人生得以圓融的價值體系與行為規範存在。

在價值取向上,「金錢」成為唯一最重要的價值。除了金錢還是金錢,任何無法賺取金錢的「學問」、「品格」完全喪失了價值地位。金錢提供了身分、地位、享樂的基礎。當電視新聞、戲劇、綜藝節目中到處充滿血腥、暴力、及腥羶色時,青少年可有足夠的智慧與社會經驗能夠去分辨,那些是生命的常態?而那些只是社會的變態現象呢?我們無從去了解,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長此以往青少年對於暴力、色情的敏感度會降低,人的心會開始殘忍起來,人的羞恥也會逐漸淪喪。此外,青少年往往落入商業宣傳的陷阱之中而不自覺,將電視上的造勢宣傳當成生活的圭臬。他們會隨著流行的腳步,進行永無止盡的追逐。

顯現在生活行為上,便是重視「外在」,鄙視「內涵」;追求流行、時髦,講究「酷」、「炫」。他們注重「遊戲」、「享樂」、追求「名牌」,卻不思建立合法獲致金錢的「能力」。在行為處事及工作的態度上,他們只要求享受「權利」,卻拒絕承擔任何「責任」,只要收成,不願耕耘,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們對感情的態度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對於人我關係,他們只注重「個人」的發展,卻無視於「群體」的存在。

於是我們看到「檳榔西施」這一項台灣特產,許多初次來到台灣的外國人會誤以為台灣不論城鄉在大馬路邊都有色情行業的存在;於是我們看到「哈日族」、「追星族」可以排隊三天,只為了買到偶像的演唱會門票,卻吝於陪伴真正愛護自己的父母;於是我們看到青少年沉迷於電玩中,在電玩與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將自我膨脹為英雄,而卻忽視了人生真正的美好。在國外,「網咖」原本是一個資訊站,然而移到國內之後,卻變質為「電玩」店,造就了另外一項台灣奇蹟。而當經濟能力無法提供追求流行、時髦、名牌、追星所須的花費時,「援交」、「販毒」、「搶劫」也就成為必然的下場,而在「笑貧不笑娼」的觀念之下,任何手段都被合理化。

也許這些都只是開放、自由化、價值重整過程中的短暫脫序現象而已。也許這些是青少年成長中必然的生命歷程而已。也許我們真的不須要杞人憂天,時間就會解決所有問題。也許只要脫離了父母的羽翼保護,體驗到了社會的真實面與生命的本質,這些青少年就會長大了,他們就會承擔起他們應盡的責任,而生命也就會不斷傳承下去。但也或許因為年少的輕狂,時光會因而蹉跎,人生的道路因而不同?又或者他們可能會越陷越深,終致無法自拔,就像這三位學生,他們的人生能否有機會重新再來過呢?即使能夠重新來過,生命的流失也已經無可挽回,人生的前途也已經完全走樣。

在這一場維護傳統價值體系的戰爭中,學校教育顯然是節節敗退。在媒體充滿感官刺激的色情、暴力節目的潛移默化之下,學校教師苦口婆心諄諄教誨顯然已經潰不成軍。人格與品德的培養以及基本生活智能的訓練原本應該是國民教育及中等教育責無旁貸的主要內涵。然而,台灣的國中、高中卻在升學主義的作祟下,教育內涵被完全的扭曲,將自己貶抑為大學的預科班。對於學生人格的塑造與品德的培養,教師是既無心也無力。

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原本是知識的創造、傳遞、與應用。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學生素質漸漸良莠不齊,而大學聯考更沒有能力就學生的品德來作篩選。自從清華大學發生輻射物質、下毒、殺人等事件之後,其他各個大學也陸續發生各種學生違法犯紀的事件,我們終於不得不承認這場戰爭已經延燒到大學校園裡來了。因此,高等教育也不能自外於這場戰爭,必須奮身投入戰局。

大學是學術的殿堂,大學校園中是社會中最有教養的一群人,大學畢業生更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因此,即便大學無法力挽狂瀾,獨力改變社會的現狀,大學教育有責任藉由教學與輔導將社會的恆久價值灌輸進入學生,重塑學生的人格與品德,使大學校園成為清淨樂土,使學生成為社會中的優良公民。面對這個紛亂社會,大學教師必須屏除成為譁眾取寵的「麻辣教師」的誘惑;大學教師不能一昧地討好學生,必須重新掌握教育的主動權;在不苛刻學生的前提之下,大學教師必須對學生在課業上有所要求;在思想行為方面,大學教師理應執中守經,引導學生建立良善的主流價值觀念。

純就這個事件而論,除了學務處及輔導室應該會加強法律教育,及對於行為偏差學生的追蹤與輔導之外,事實上,導師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導師除了解答疑難、生活輔導之外,更重要的是成為學生可以模仿追隨的的模範 (role model)。「作之師,作之親」。當學生擁有一些與其家庭經濟、身分不相稱的物品 ( BMW 轎車) 時,導師絕對有權力與責任予以關心、查詢、規勸。

然而,法律畢竟只是道德的最低標準而已,而社會對於一個大學生的期望也不僅止於不犯法而已。如果大學教育不想製造出一些所謂的「蛋頭」、「科學怪人」、或「沒受過教育的專家」(uneducated expert) 的話,那麼我們就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播。我們必須注重專業與通識之間的平衡、人格與學養之間的平衡、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平衡,甚至是身、心、靈之間的平衡。

除了專業課程之外,我們必須有規劃完善、內容豐富的通識課程。除了「生活教育」之外,我們能否在各個學院由院長來開設能夠發人深省的「企業倫理」、「工程倫理」、「設計倫理」等課程。而校園環境對於學生的人格塑造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已經有了紅磚、綠樹、草皮,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是否可以在各個學院大樓的川堂、走廊掛上諾貝爾獎得主、傑出工程師、科學家、設計大師、企業家的照片與介紹,營造學校的學術氛圍,陶冶學生的氣質,也讓學生有見賢思齊的對象。

大學乃是一個創造知識、傳遞知識、應用知識的地方。這也就是大學教育中「研究、教學、發展」三項主要的功能。每一所大學都必須根據本身所擁有的資源、特色以及競爭優勢,從「創造知識」、「傳遞知識」、「應用知識」三大領域裡,擇一為重點,思考自己適合發展成為何種型式的大學。

在可預見的未來,大葉大學的經費主要都是來自於學生所繳的學費,因此如果我們願意接受「付費者使用」的觀念的話,那麼我們必然得將絕大部分的資源引導至與教學相關的所有硬體與軟體建設。這些建設包括學校的硬體建築、實驗室的設置、師資的增聘、圖書期刊的增購、體育休閒設施的設置、網路教學的推廣、課程規劃、心理輔導、就業輔導等。

教學絕對是私立大學很有競爭力的一面。依我個人的觀察,大葉大學教師的教學品質絕對會比國立大學來得好。各個教師都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艱深的理論講解給學生瞭解。這可能是因為大葉大學的教師都教過太多課程,教學經驗太過豐富所致。學校可以再加強的是提供更多的教學輔助器材、實驗室、教具的增設、網路教學的建置、導師功能的強化、及學術氛圍的營造。

大學畢業生都是未來的中產階級,是構成整個社會穩定的最堅實力量。大學畢業生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由私立大學所培育出來的,私立大學的畢業生從來都是台灣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的主力。今日,大葉大學在教學的所有努力都會完全顯現在畢業生的素質之上,進而轉化成為對於國家經濟、社會進步的貢獻。

 

小而精、整合科技、應用的研究導向

難道,這代表大葉大學就只能成為一所教學型的大學,而沒有資源藉由研究來提昇學術水準嗎?其實不然,藉由下面最近的一則報導,或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

自從專利審查時洩漏出來幾張像割草機的怪異圖片之後,在媒體與網路上喧騰一時,引起各界揣測長達一年之久,號稱是本世紀的第一項超級發明,終於在最近露出廬山真面目。這是由美國發明家「卡曼(Dean Kamen) 所發明的一部可以自我保持平衡的電動雙輪車,其正式名稱為「Segway 個人移動器」 (Segway Human Transporter)

駕駛者不須接受任何訓練,只要身體前傾就可往前移動,向後仰便可倒退,扭動把手則可轉彎。在冰上、雪中以及階梯皆可行走自如。支持者認為這項發明可能會改變人類的交通形態,甚至影響都市設計景觀。英特爾 (Intel) 公司前任總裁葛洛夫 (A. G. Grove) 在試乘過 Segway 之後,對它的性能讚不絕口。葛洛夫說:「要打進消費者市場總是比較困難,但在企業界的市場幾乎是沒有止境。如果美國郵政總局與聯邦快遞 (Federal Express) 人員全面採用 Segway卡曼的公司在未來五年內都會供不應求。」

在這個系統中裝有十顆微處理器,作業量堪比三部個人電腦,還用到五個「陀螺儀」(gyroscope)、加速計、感測儀器、伺服馬達、兩具蓄電池等。此外,機器控制軟體之複雜程度足以令微軟公司赧顏。這種新發明的突破性科技是「動力平衡」,可以模擬人體動作自我平衡。陀螺儀以及傾斜感測器每秒偵測使用者的重心約一百次,藉以達到平衡控制。

稍微審視一番,任何一位工程師都可以馬上發現,這一項發明絕對是可行的,而且其中並沒有任何所謂的「創新高科技」包含其中;而陀螺儀早已應用於飛機及飛彈的慣性導航系統之中。在這項發明中,卡曼及其伙伴們所做的乃是將現有的科技予以整合,開發出新的應用,並使其功能完善,進而予以商品化。

這項發明給我們的啟示乃是不要落入耗費不眥的「高科技」研究迷思之中。研究不一定要耗費不眥。研究不必然是高科技。研究不是只為了要發表在期刊。研究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升等。研究可以是小而精、小而美的。研究可以是將現有科技予以整合。研究可以是將現有的產品加以改良。研究最重要的原動力是對於探索知識與追求完美的熱情。而這不就是我們在創校時所提出成為「德國工業大學」理想的實現嗎?

台灣有許多產業的產量曾經是世界第一,甚至超過全球產量的一半,襪子、雨傘、運動鞋、滑鼠、掃描器等等皆是。然而,任何產業在台灣不出十年全都變成「夕陽工業」,而不得不出走?這是因為我們的產業沒有自有品牌、行銷通路,另一方面則是產業技術無法生根,欠缺開發設計、規格設定、技術再造的能力,最後只能淪為價格競爭的低利潤代工產業。

反觀其他工業先進國家,德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建立超過百年,時至今日,德國 Mercedes BenzBMW 汽車動輒數百萬元,但卻已經成為身分與品味的象徵。瑞士的鐘錶工業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機械錶沒有石英錶來得精準,但是瑞士人卻能夠將傳統的機械錶演化而成為一項精緻的藝術品。德國人、瑞士人可曾認為汽車、鐘錶產業是傳統工業、夕陽產業?可曾因為在德國瑞士的生產成本過高,而將 BenzBMWOmega 外移到大陸越南來生產呢?

這是因為他們不斷的精進他們的製造技術,不斷的設計開發更精良的產品,也因此使得產品的附加價值不斷地提昇所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相較於公立大學,私立大學能夠投注在研究方面的資源是很有限的。但是就從事整合科技研究而言,私立大學卻可以有相對的優勢。這是因為國立大學各學系的本位主義觀念非常嚴重,整合相當不易;而私立大學則因為有強勢的領導中樞,因此容易整合出一個跨系跨院的研究團隊。

讓我們試著來想像一下,如果今天這項發明是由大葉大學的研究團隊所開發,將會有多少的榮耀接踵而來,大葉大學的學術地位會有多大的提昇,而有多少學子會嚮往進入大葉來就讀!

大葉大學是否有能力來完成像這樣子的一項整合科技的研究呢?絕對有的。大葉大學的電機、機械、資工、車輛、工工、工設等系當中絕對有這完成項發明所須要的控制、航太、資訊、系統、設計等方面的人才。

那麼我們所欠缺的是什麼?

我們欠缺的是一個可以讓所有同仁不計個人得失,而願意共同打拼的願景與理想。我們欠缺的是能夠俯瞰全盤局勢的宏觀視野,以及能夠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洞悉力。我們欠缺的是追求突破的豐富創意與獨到眼光。我們欠缺的是將散落在各個系所的人才予以適才適性地整合的完整規劃。我們欠缺的是一個明確的研究標的與研究團隊。我們欠缺的是推動的決心與行動力。

 

結語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天會有各種的顏色,嫣紫、鮮紅各色花朵是春天,綠葉何嘗不是春天;當然,傑出的大學也會有各種可能的面相與形式。

成功大學並不是台灣最頂尖的大學,但它的畢業生卻是企業老闆最樂意僱用的,這是因為它所培育出來的畢業生具有負責盡職、勇於任事等特質。中原大學一直是一所財源匱乏的學校,但在教育部的私立大學評鑑中,它卻能夠年年名列前矛,這是因為它對於「全人教育」的強調與貫徹。

在未來的無數個十年中,大葉大學將會成為眾多莘莘學子學習成長的地方,也是許多教職員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夠使大葉大學的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是克盡職守、與人為善的好伙伴;在家庭中,是孝順的子女、愛家的父母;在社會上,是克己復禮、樂於助人的謙謙君子,則不論以任何標準來衡量,大葉大學都將會是一所傑出的大學。

最後,我以史丹福大學首任校長 Dr. David Starr Jordan 在創校開學典禮對第一屆學生與教授的一段話來作為結尾:

"It is for us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s first year to lay the foundations of a school which may last as long as human civilization....     It is hallowed by no traditions; it is hampered by none.  Its finger-posts all point forward."

大葉加油!